CXSH产业集团 | 生态环境部逯世泽:碳市场成为对外展示国家战略的重要舞台
5月23日,2025第四届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碳市场助力低碳转型的进展与挑战”分论坛在京举办。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介绍了我国碳市场的最新进展,全国碳市场近几年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 图/主办方供图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先后于2021年的7月份和2024年的1月份启动了两个市场,一个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另一个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这两个市场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 逯世泽介绍,如今整个碳市场活力显著增强。2024年整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交易量包括交易额都显著提升,碳价一度破百。虽然最近碳价略有回落,但是整体来看,整个碳价呈稳中有升的趋势。2024年整体履约率非常高,达到了99.98%,这是市场活力显著增强的重要表现。 另外,除了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以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这些好消息外,逯世泽还介绍,碳市场的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显著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是整个市场能够健康运行的基础,近几年经过不停地实践探索,摸索出了包括三级联审机制、利用大数据管碳的方式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的数据质量能够满足整个市场的健康运行需要。 逯世泽表示,总体来看,这三年多来,全国碳市场发展成效逐步显现。通过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方式,有效压实了重点行业企业的碳减排责任,促进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中国基于碳排放强度的配额分配方式,包括利用大数据进行管理碳排放的模式,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充分肯定。英国、巴西、土耳其等国家纷纷来到中国进行交流学习,碳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展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舞台。 逯世泽还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顶层设计、试点示范、金融支持、能力建设为核心,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取得了积极成效。碳市场是我国碳定价的主要形式,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价格信号,碳价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影响正不断显现。碳市场已逐步发挥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作用,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碳市场的顶层设计,统筹做好扩围后各行业碳排放的数据管理、配额分配等工作,逐步丰富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种,稳步增强市场活力。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陶野 中碳登执行总经理张杲参加2025第四届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 5月23日,以“碳市场助力低碳转型的进展与挑战”为主题的2025第四届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分会场在北京举行。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执行总经理张杲在“碳市场与碳金融双轮驱动低碳转型”专题分享环节发表演讲,围绕发挥碳市场定价机制以及碳指数工作展开探讨。
张杲指出,碳定价不仅是破解环境外部性难题有效手段,更能通过激活市场资源配置,发挥价格信号“导航”功能,是碳市场机制核心。他表示,碳指数运用统计方法,能实现不同碳交易市场、交易方式等多元化数据融合,反映市场周期波动,为市场主体提供精准定价基准,建立稳定市场预期,揭示减排成本和收益变动趋势,引导资源向低碳领域流动。
参照金融市场经验,指数主要应用于指数挂钩产品创新、提供定价基准和支持政策评估三大场景。据张杲介绍,中碳登正借鉴金融市场指数研发经验推进探索全国碳指数体系建设及应用:研究出台价格指数工具,反映市场长期价格趋势、推动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解决碳资产估值问题;开发流动性指数,反映市场运行和表现情况;开发基于中国和欧盟碳市场定价的钢铁行业碳指数。
对于未来发展,张杲提出四大方向:持续完善指数体系,精准市场响应变化;创新金融产品,激发市场活力;深化研究合作,吸引机构参与;打造中国碳指数标准体系,提升碳指数话语权。
张杲最后表示,呼吁业界推动碳指数体系建设和完善,以碳指数为抓手,推动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提升中国碳定价影响力,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